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0章 浅议古人诊断

高建海想了想道:“这个是真的,我遇到好几次,病人都自述服用黄芪水后,才出现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。”

李憬道:“现代人,缺营养的其实不多。真正缺血缺气的人一样不多。

所谓的血虚、气虚,都只是一个说法、一种表现,本质是失衡。

所以,有些看起来严重气虚者,一针下去,可能气就上来,说话中气不足者,马上说话不不一样了。难道,我简单一针,就凭空把气补起来了?

答案当然是否,只是用针调理,让身体恢复了部分平衡而已,真的补气,不可能短短几秒钟,就能补上去。

比如左侧虚,右侧必定偏实;阴经虚,对应的阳经必然偏实,余此类推。”

高鑫脸色冰冷:“反正中医没标准,你想怎么扯都可以,只有傻子才会信。”

李憬摇摇头:“很多人说中医没标准,实际上,中医是有标准的,比如.......【见作者有话说】

至于治病的标准,经典早有论述:

《黄帝内经.经脉篇》曰:.....盛则泻之,虚则补之,热则疾之,寒则留之,陷下则灸之,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.......

《黄帝内经.三部九候论篇》曰:必先度其形之肥瘦,以调其气之虚实,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。必先去其血脉,而后调之,无问其病,以平为期。

算了,说了你也不懂,继续说病人的病情。”

何劲连忙附和:“对对对,李医生,请你继续说病情,咳咳咳!尽快帮我父亲治病。”

李憬直接忽视何劲。

看向高建海道:“如果偏瘫者是任脉盛、督脉虚,医生却强泻督脉,完全与古经典背道而驰,也偏离了古中医的核心思想,自然离不开时灵时不灵的怪圈。”

高建海沉思良久,语气变得诚恳,有了更多的求知欲:“这个确实是我从未想过的,可是,如何才能知道,到底是督脉盛,还是任脉盛?”

李憬微微一笑:“用古中医的望闻问切即可得知。

我想问一下,望闻问切,望诊第一,望的是什么?我先说明,古中医的望诊,绝对不仅仅是望面色、舌部。”

高鑫道:“我不是中医都知道,望诊就是望面色与舌头,你是不是非要说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话,才能显示出你的与众不同?

我们现在最重要的,是如何抢救病人,而不是听你夸夸其谈纸上谈兵,这就是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